首页 经济学

完善平台机制防范未成年人沉迷短视频

2022-03-10 19:42:22 来源:互联网

本报记者 张昊 

“仅有53.3%的未成年人应用过‘青少年模式’,近六成人认为‘青少年模式’的用处不大年夜。” 

“部分‘网红’不良行动和价值不雅若得不到监管部分及直播平台的有效引导,将对未成年人造成较大年夜影响。” 

本年两会上,短视频平台、视频直播等新兴收集平台走入群众日常生活的同时,若何对其加强监管也成为多位代表、委员评论辩论的话题。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张连起本年也存眷到短视频平台给未成年人带来的影响,不少未成年人陷溺短视频,伤害身心健康。为此,他带来了《关于完美短视频平台防陷溺机制的提案》。 

张连起告诉记者,未成年人陷溺短视频重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是青少年的身心发育尚不成熟。”张连起认为,未成年人出于猎奇心理,难以控制短视频平台的应用时光和选择不雅看的内容。短视频会用极短的时光展示故事全貌,有较大年夜的冲击力和吸引力,以此知足用户。视频流的推送模式应用户体验流畅,并以大年夜数据为基本,为用户量身定制视频推送。而这些视频内容大年夜多只是为了逢迎用户爱好,而没有推敲是否合适未成年人不雅看(如热舞视频等),使得青少年在应用短视频平台时陷溺个中。 

在张连起看来,第二个原因是从众心理。因为短视频平台内容受到青少年追捧,很多短视频中的音乐与风行语进入校园,个中不乏修改经典、粗暴低俗的内容,但却成为一些学诞辰常生活交换的必备句式。部分青少年为了不与群体脱节、落后,在从众心理的使令下接触短视频平台,以此达到与同窗们无障碍交换的目标,进而对短视频平台爱不释手。 

“从短视频平台获得存眷是第三个原因。”张连起说,如今,青少年在短视频平台上的介入度愈加凸起。短视频平台制造门槛低、零成本操作,只需一部手机和平台中的拍摄模板便可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创作上传,知足了自身的表示欲,获得了陌生人的存眷。 

“十岁的小孩,拿着大年夜人的手机,给爱好的主播打赏几万块钱,家长不得不报警。” 

张连起认为,完美短视频平台防陷溺机制势在必行,他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严格限制未成年人的不雅看时光和内容。请求各短视频平台严格落实账号实名注册和登录请求,并对未成年人不雅看时光和内容作出严格限制。请求所有短视频平台必须接入防陷溺实名验证体系,所有短视频用户必须应用真实有效身份信息进行短视频平台账号注册和登录,未实名认证用户无法应用该平台,未成年用户登录时应主动开启青少年模式;请求短视频平台筛选、过滤对未成年人不宜的视频(包含告白和直播);不得以任何情势(含体验模式)向未实名注册的用户供给短视频不雅看办事。 

“还有一个原因是手游开启防陷溺,进而转战短视频。”张连起说,近期深受青少年追捧的手机游戏,已经开启了青少年模式,限制了实用年纪与应用时长。不少青少年是以“转战”短视频平台来消磨时光、获得乐趣,短视频平台已然成为手游的替代品。短视频平台中,游戏主播、游戏视频也吸引了大年夜量青少年用户,本身不克不及打游戏就看视频来解馋。这与游戏设立青少年模式的初志背道而驰,应加以管束。 

二是加大年夜对短视频平台落实相干政策与短视频内容的监管力度。各级治理部分要加强对短视频平台落实供给不雅看短视频办事时段时长及内容、实名注册和登录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年夜检查频次和力度,对未严格落实相干政策的短视频平台,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对于某些不以短视频为重要功能的App,请求其短视频功能必须经由实名认证才可应用,并且该功能的封闭操作应明显、简单、易行。 

三是加强对未成年人应用收集的引导。积极引导家庭、黉舍等社会各方面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优胜情况,依法实施未成年人监护职责,加强未成年人收集素养教导,在未成年人应用短视频平台时督促其以真实身份验证,严格履行未成年人应用短视频平台时段时长规定,引导未成年人形成优胜的收集应用习惯,防止未成年人陷溺短视频。 

(责任编辑:ysman

推荐频道

请使用底部浏览器自带功能分享

分享至

微博

QQ

朋友圈

微信